“小手拉大手,共筑食品安全”活動開始了!聽到這個消息我興奮不已,心里暗暗地打定主意,要在家里開展一個食品安全宣傳活動。我要將學到的食品安全知識教給爸爸媽媽,爺爺奶奶,再讓他們多多宣傳,讓更多的人了解食品安全的科學知識。
準備好宣傳資料后,我跑進廚房,問正在忙著煲湯的奶奶:“奶奶,你知道怎么判斷食品過期了沒有嗎?”“這還不簡單,看看包裝上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就知道了。”奶奶笑盈盈地看著我回答到。“哦。”我有點小沮喪地走開了,覺得自己這個問題出得太簡單了。我迅速地看了一下準備的資料,蹦蹦跳跳地跑到正在看球賽的爺爺面前,得意洋洋地問爺爺:“爺爺,爺爺,你知道什么是三無產品嗎?”“三無產品?是不是無廠家,無生產日期,無質量合格證的產品???小機靈,你又在玩什么新游戲???”爺爺疑惑地看著我。哈哈,總算考著爺爺這個老知識分子了。“爺爺,你的答案不是全對哦。我查了資料,你這種說法,只是其中一種,要不要我給你普及一下三無產品的知識???”“好好好,就讓我的乖孫女給我這個老頭子上上課。”我挺了挺腰板,清了清嗓子,慢慢地念到:“另一種說法是,三無產品是一無生產廠名,二無生產廠址,三無生產衛(wèi)生許可證編碼的產品。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》規(guī)定必須有中文廠名,中文廠址,電話,許可證書,生產日期,中文產品說明書,如有必要時還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說明等等,凡是缺少的均視為不合格產品。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,均可視為“三無產品”。”我一說完,爺爺奶奶都鼓起了掌,我忍不住咧嘴笑了,當小老師的感覺真好。
我把一個很有難度的問題悄悄地留下來,等著爸爸媽媽下班后考考他們。一聽到媽媽停車的聲音,我便迫不及待地拿著資料在門口攔住媽媽。“媽媽,你知道什么是QS嗎?”“QS?”剛到家的媽媽被我的問題問得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。我解釋道“對啊,就是很多食品包裝上都印的那個標志。”“哦,那個是生產許可證標志。”媽媽回答到。“那你知道它是什么樣的嗎?”我又問到。媽媽偷偷地看著桌上的零食袋,但機智的我已經把QS標志壓住了。媽媽只好承認她不知道。我小老師的作用又可以發(fā)揮了。“生產許可證的標志主色調為藍色,字母‘Q’與‘生產許可’四個中文字樣為藍色,字母‘S’為白色。標志的式樣是這樣的。”我一邊說一邊拿起零食袋給媽媽做示范。“旁邊的這個編碼是什么呢?”媽媽指著旁邊的條形碼問到。“這個12位數,前四位是認證受理機關的編號,一般是指企業(yè)所在地行政區(qū)劃的代碼,中間四位數字為產品類別代號,后面四位數字為該產品通過QS認證的順序號。可以上國家質監(jiān)局網站查詢,將QS碼輸入,看是否和企業(yè)產品相對應,可以立即辨別真假。”我只好拿起資料照本宣科地念到,心里有點后悔沒有把內容背下來,感覺這個老師范還是差了一點點。隨后到家的爸爸笑瞇瞇地看著我,提議到:“我們把家里的這些零食都檢查一遍好不好?”“好!”我急忙將所有的零食都找出來,在網站上輸入編碼查詢。結果發(fā)現很多零食的編碼在國家質量監(jiān)察局的網站上查不到信息,難道是假冒的?仔細看了下面的說明才知道,省市發(fā)的生產許可證號要在省市的質監(jiān)局網站上才能查詢。零食太多一時檢查不完,我宣布家庭食品安全日活動結束,還是等著周末再繼續(xù)查吧。
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全家都了解了食品安全的相關基本知識,在以后選購食品時一定會更加小心。我也會繼續(xù)收集食品安全的相關資料,下次我要組織一個食品安全知識家庭競答活動,將食品安全知識學習到底。